【陳峙嘉醫師】食物動力學(3)從吃開始瘦
每個胖子的背後都有一段令人想哭的過去,不管那段過去有多麼的難堪,總離不開飲食進入身體裡面的量遠大於排出身體的量,從動力學的角度來看,如果不是吸收量大於代謝、排泄量,所以只要能夠降低食物的吸收率,提高身體的代謝率、排泄量,體重自然就可以減輕了。
要降低食物的吸收率,最大的原則就是少吃精製過的食物,也就是越粗糙的食物吸收率越低,以澱粉來說,麵食比蛋糕、麵包好,飯食比麵食好,糙米飯、五穀米比白米飯好。
代謝率可以分為兩種,一個是活動代謝率,指的是運動時產生的代謝作用,這時候並不會消耗掉身上的脂肪,而只會消耗掉暫時儲存在肝臟或是肌肉中的肝醣,所以吃完大餐後,運動是避免變胖的好方法,但是過度的運動會導致難以入睡、疲倦乏力、免疫力降低而增加感冒的機會、甚至體重上升等現象;另一個代謝率是基礎代謝率,指的是維持身體基本生命及正常生理機能所需要的熱量,這部份會消耗掉身體中的脂肪。
所以要達到良好的減肥效果,就要想辦法提升基礎代謝率,方法很多,首先一定要先停止無效的節食行為,因為身體處於飢餓狀態食,大腦接受到飢餓的訊息後,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,就會自動調節代謝的速度,讓它變慢,所以吃的少身體的消耗也跟著變少;接下來就是要多做有氧運動,把握333原則,每週3次、每次30分鐘、心跳達到每分鐘130次以上,這樣就可以燃燒脂肪、減輕體重,還可以訓練心肺功能,讓身體的循環變好,藉由流汗、快速的呼吸,讓代謝產物排泄出去;除此之外,多喝水、不吃冰冷食物、不熬夜也是避免基礎代謝率降低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肥胖的人絕大多數都屬於脾虛體質,食物的吸收、分布、代謝都歸脾管,脾虛就代表脾的功能不好,所以食物的吸收、分布、代謝就會出問題,吸收不好的人不代表就會變成黑、乾、瘦,吸收不好的另一層意義是吸收了不該吸收的東西,導致身體沒有獲得足夠的營養,反而堆積了一些身體無法利用的東西,身體越來越疲倦,食物越吃越少,體重卻越來越重;脾虛的人就算吸收了正確的營養,也會因為分佈不均或是營養送到不對的地方,導致營養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,結果還是一樣,部分營養物質堆積在不需要的部位,需要營養的部位卻得不到足夠的營養;脾虛的人代謝通常不會太好,代謝不好的人是不可能變瘦的。
所以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想要瘦得好就一定要有好的"脾氣",不是愛生氣的那個脾氣,是脾的氣一定要充足,所以平常一定要養成三餐定時定量吃飯的習慣,尤其午餐和晚餐一定要有飯最好,脾氣需要穀氣的滋養,少了穀類食物,脾氣就沒有辦法得到適當的補充,再來就是避免生冷的飲食,包括溫度低於室溫的或本性偏寒的食物,因為脾會被這些食物的寒氣所傷,一旦脾被傷了,脾氣就會變弱,變成一般所說的虛寒體質,代謝就會變慢;另外,如果要維持良好的代謝率,減少體內廢物堆積,別忘了要多喝水,所有的液體都可以廣泛性地被稱作水,但是越純淨無雜質的液體越好,所以當然就非白開水莫屬囉,意思就是要多喝開水,喝水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讓排便順暢,很多人怕喝水,說水喝多了就會水中毒,喝水會不會中毒跟喝水的速度有關,如果喝水速度超過每小時1000cc的速度的話就很容易引起“脫水低鈉症“,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水中毒,所以除了要喝水的速度要拿捏好,也要適度地補充電解質,喝水的效率才會提高。
人每天都必須進食,如果大家能夠更清楚地了解食物在人體內的變化,不管對於身體健康也好,或是對於體重的控制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。